古钧台又名夏台,位于河南省禹州市。是夏启大宴诸侯、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。“钧台之享”被成为中国第一国宴。此后,夏代诸帝践位、中央施政、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,成为夏“皇宫帝苑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又因“夏桀囚商汤于钧台”,所以古钧台也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座监狱”。
禹死后,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职位。东方夷族的首领伯益和启的同姓氏族有扈氏,以维护旧传统为借口,起兵反叛。夏启用武力征服了他们,杀掉伯益,把有扈氏罚作牧奴,第一次实现了从禅让制到家天下的转变。夏启于夏启元年即位于夏邑,“大飨诸侯于钧台(《竹书纪年》)”,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,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。夏邑就是今天的禹州市,钧台也称夏台。钧台原址在禹州市区南三峰山的东峰,毗邻颍水。《水经注》记载:水(即颍水)东经三峰山,东南历大陵西,陵上有启筮(音shì)亭,启享神于大陵上,即钧台也。后来历经战乱,古钧台已荡然无存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,知州于国壁在禹州城的西北角重建古钧台。清光绪年间又重修一次。古钧台的形状略呈长方,坐北向南,砖石结构。正中有一拱券门洞,南北透过。拱券上额题有“古钧台”三个字,洞门两侧嵌有砖刻楹联一幅:得名始于夏,怀古登几台。台上建有亭殿一座,民国年间遭毁。因其年久失修,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又重建古钧台。重建后的古钧台比以前较为宽大一些,形状相近。过洞装有虎钉朱门,门楣上嵌刻有“古钧台”三字的石匾一方,原拱券门洞两侧的楹联仍嵌于大门两侧,台上亭殿为双重檐两滴水宫殿式仿古建筑,周围有24根朱红明柱支撑,红柱黄瓦,透花门窗,四边围以青石雕刻栏杆。整体看来,古钧台显得古朴典雅,宏伟壮观。 |